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千百年來,運河滋養兩岸城市和人民,是運河兩岸人民的致富河、幸福河。希望大家共同保護好大運河,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?!?/p>
盈盈一水連南北,悠悠流淌貫古今。4月28日,經過多水源生態補水,部分河道長期斷流的京杭大運河,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。清水復流、碧波蕩漾、楊柳拂岸,古運河展新顏、煥生機。
千里運河,迤邐穿行,溝通江南水鄉、齊魯大地、燕趙沃野,串聯錢塘江、長江、淮河、黃河、海河五大水系。從歷史時光里的舳艫千里、漁火延綿,到現實圖景里的物阜民豐、水清岸綠,這條始建于春秋時期的人工運河,至今仍發揮著防洪排澇、輸水供水、內河航運等功能,是潤澤百姓的水脈、運輸物資的動脈、傳承歷史的文脈。
長期以來,受氣候變化、人類活動、經濟社會變遷、黃河淤泥等影響,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一些河道斷流,水資源短缺、水環境污染、水生態損害等問題持續困擾。保護好、傳承好、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,勢在必行,迫在眉睫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黨中央高度重視京杭大運河保護治理。今年4月14日起,水利部會同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東開展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工作,利用南水北調東線北延工程供水、引黃水、本地水、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,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707公里河段進行補水,計劃補水量達5.15億立方米。截至5月6日8時,已累計補水41419萬立方米,約完成計劃補水量的80.4%。
汩汩清水“解渴”運河。生態補水途經之處,水流下滲,回補地下水。河北、天津部分地區從大運河引水,灌溉農田,可置換地下水用水,促進華北地下水水位恢復。此外,生態補水還將有效改善運河水資源條件,促進周邊生態環境復蘇。
復流更要長流,保護治理要久久為功?!笆奈濉睍r期,京杭大運河要實現主要河段基本有水目標。完善河道水資源條件、提升防洪排澇能力、加強岸線保護、助力綠色航運發展,讓京杭大運河不僅成為有水的河,更成為美麗的河、幸福的河。
直屬單位網站
流域廳局
水利站點
政府網站
淮河水利委員會版權所有 主辦: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 承辦:淮委治淮宣傳中心 淮委水文局(信息中心)
淮委總機:0552-3092114 地址:安徽省蚌埠市東海大道3055號 郵編:233001
網站投稿:hhsl@hrc.gov.cn; 13675695430@163.com(值班)
皖ICP備2022008774號-1 皖公網安備:34030002000326 網站標識碼: bm20030002